【公眾征集】關于征求《宿州市促進商務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扶持政策》意見的公告(附起草說明)

來源:宿州市商務局 瀏覽量: 發表時間:2021-08-20 16:20 編輯:宿州信息公開020

根據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批示意見,市商務局現將《宿州市促進商務經濟發展若干扶持政策(征求意見稿)》就公眾征求意見。請認真研究提出意見建議并于9月20日將意見發送至我局,如有修改意見請注明理由和依據。聯系人:肖瑤、丁睿。電話:05573023842。郵箱:1953097439@qq.com。

                                 宿州市促進商務經濟發展若干扶持政策

                                           (征求意見稿)

 

一、支持內貿發展

(一)支持商業流通設施提升改造。優化提升商業檔次,推動中心城區主商圈向品質化、品牌化、集聚化發展。支持限上商貿企業流通設施升級改造,對新增投資額超過200萬元以上的商超、餐飲、特色街區、專業賣場等改造和新建項目,給予不超過總投資10%的補貼,單個項目不超過30萬元。

(二)提升城鄉現代商貿物流配送水平。支持我市大型商貿流通企業及物流快遞企業開展城鄉配送中心、倉儲冷鏈配送、自動化分揀及信息化、智能化等物流設施建設提升,構建高效城鄉配送體系,促進工業品下鄉和農產品進城雙向流通。對符合以上要求的項目給予不超過總投資30%的補貼,單個項目不超過30萬元。

(三)支持培育限上商貿流通企業。對完整年度新增入庫的限額以上商貿企業(含大個體),按照銷售規模與增速,視其貢獻率給予不超過5萬元的獎勵。

(四)激勵企業擴大規模。對限上商貿企業年零售額達到3億元、5億元、10億元、20億元、50億元以上且增速超過20%的,分別給予不超過10萬元、30萬元、50萬元、80萬元、100萬元不同等次獎勵。

(五)加強商業品牌培育。對經新評定的“安徽老字號”、“中華老字號”企業分別給予不超過10萬元、3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用于品牌宣傳和市場拓展等工作;對申報期內新認定的國家綠色商場、鉆級酒家、綠色飯店(餐飲)企業,按照創建等級給予不超過1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對當年新認定的“安徽特色商業街區”給予不超過3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對當年獲評“安徽好網貨”的給予不超過5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六)推動發展品牌社區商業。推動本地商業企業品牌化、連鎖化發展,支持在社區開設24小時便利店,滿足居民個性化、多樣化、多層次的服務需求,打造一刻鐘便民生活服務圈。對限上品牌連鎖企業年度內新設立社區直營門店數量達10家或統一標準管理的加盟門店30家以上的,最高給予不超過30萬元一次性獎補。

(七)鼓勵企業參加展會活動。支持商貿流通企業、電子商務企業、商協會等主體走出去,參加各類促消費展會、展銷活動。企業參加的市、縣政府或商務部門統一組織的各類活動,對展位費和人員費用等按規定給予50%以內的補貼,每家企業每年度補貼不超過5萬元。

(八)加強商品促銷平臺建設。支持開展大型促銷活動,對承辦商務部門牽頭組織的促銷活動費用給予補助(含活動策劃、宣傳推廣、場地設備租賃、現場搭建布置等費用)。

(九)加強農產品供應鏈體系建設。支持農產品流通企業建設冷鏈物流集散中心,配備冷藏運輸、多溫層冷庫等冷鏈設施設備;支持產地倉、分揀、烘干、包裝等產地流通設施建設。提高產地商品化處理和錯峰銷售能力。對以上部分給予不超過項目總投資30%的補貼,單個項目不超過30萬元。

(十)加快新型經濟在鄉村振興領域傳播應用。鼓勵電商經營主體、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鄉村短視頻創作者、網紅主播、自媒體達人等參與鄉村振興,利用新型媒體宣傳推廣我市三農文化生活、鄉村旅游和家鄉特色產品,助推農村地區農產品線上銷售。針對鄉村振興主題,年帶貨農副產品(原產地為宿州市)超過100萬元以上的,依據帶貨規模給予一次性不超過20萬元的補貼。

(十一)完善縣域商業體系促進農村消費。支持縣域商業體系分級分類管理,實事求是確定建設規模和標準,推動公益性流通網絡建設。實施縣域商業建設行動,培育縣域商貿流通骨干企業,支持縣城綜合商貿服務中心、縣級物流配送中心、鄉鎮商貿中心、村級便民商店等商業網點功能設施建設。對開展以上建設內容的重點限上商貿流通企業,符合《縣域商業建設指南》標準的,結合項目實施情況給予財政補貼。

(十二)完善生活必需品應急保供體系。因突發事件造成一定范圍內居民生活必需品供求失衡,積極配合政府平價保障生活必需品供應的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商超、連鎖便利店(含連鎖社區菜店)、標準化菜市場(農貿市場)、餐飲企業以及藥品流通企業給予補助,原則上不超過50萬元。

(十三)支持開展重要生活必需品儲備。建立健全重要生活必需品應急供應常態儲備機制,確保緊急情況下保供穩市和基本民生保障需求,對承擔市級重要生活必需品儲備任務的企業,按照承擔儲備任務數據實給予補貼。

(十四)支持市場監測分析樣本體系建設及維護。加強內貿流通、生活必需品應急保供、電子商務等領域監測體系建設,加強趨勢預測,對市場走勢及早研判。對監測平臺運維給予一定資金補助,根據數據采集任務對納入監測的樣本企業(信息員)給予不超過2000元/年補貼。

(十五)支持流通業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支持落實商務領域農產品流通、生產資料流通、供應鏈物流、流通設施、現代商貿服務業、商貿流通數字經濟、內外貿一體化標準化建設。支持研究編制地方流通業重要發展規劃、制定地方重要行業標準及開展職業技能競賽等流通業公共服務體系項目。

(十六)支持商業服務質量提升。推動商業環境優化,提升商業服務質量,對承辦商務部門組織開展的文明創建、安全生產、環境保護、信用建設、疫情防控、反對餐飲浪費等活動組織、公益廣告宣傳方面給予支持。

二、支持電子商務發展

(十七)引導培育電商企業做大做強。培育壯大電商企業,對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達到5000萬元以上且增速超過15%的限上電商企業,分檔給予最高100萬元獎勵。(對當年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達到5000萬、1億元、2億元、5億元、10億元及以上,且增速超過15%的限上電子商務企業,分別給予10萬、20萬、30萬元、50萬元、70萬元不同等次獎勵,后期申報細則列明)

(十八)推動直播電商孵化載體建設。支持市場主體打造直播電商孵化載體,對建筑面積超過2000平方米,有專業團隊運營并能夠為企業提供技術、信息、資本、供應鏈、市場對接等各類創業服務的直播電商園區(基地),給予不超過項目總投資(不含土建)30%的一次性補貼,單個項目不超過30萬元。(直播間數量10間以上,簽約本地品牌數量10個以上,入駐企業不少于10家且為本市注冊的直播電商產業鏈相關企業,后期申報細則列明)

(十九)支持電子商務示范創建。支持電商經營主體開展國家級、省級電子商務示范園區、示范企業和直播示范基地創建工作。對國家級、省級電子商務(直播)示范基地、園區和企業,市財政一次性獎勵20萬元、10萬元。

(二十)鼓勵直播電商賦能本地企業。對粉絲數量超10萬的網紅主播在宿州市創新創業,簽約本地MCN機構或在本地新成立銷售公司的,直播納稅銷售額超500萬元的,依據其貢獻給予最高不超過3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支持本地企業拓展直播銷售渠道,對企業采用自播方式銷售自有品牌產品且年直播納稅銷售額超500萬元的,按不超過其銷售額1%給予獎勵,每年最高獎勵30萬元。

(二十一)構建電子商務人才支撐體系。鼓勵培訓機構和單位開展農村電商、短視頻制作、電商主播孵化等培訓。對由縣級及以上人社部門認定的注冊在我市的專業培訓機構,經向縣級及以上商務部門報備,開展的培訓人數不低于200人,人均培訓不低于20課時的,視培訓規模和效果給予不超過20萬元一次性補貼。培訓結束后,根據留宿就業簽訂6個月以上勞動合同且參加社會保險的人員數量(需從事電商相關行業),按照2000元/人標準,給予培訓機構穩定就業補貼。以上補助單個企業每年最高不超過30萬元。

(二十二)給予初創型電商企業用房支持。對新落戶的電商企業、直播平臺、MCN機構以及其他直播電商企業,營收超過100萬的,給予不超過5萬元的一次性住房補貼。對成功納入限額以上商貿企業的,給予當年租賃辦公用房租金不超過80%的補貼,補貼面積最多不超過3000平方米,單個企業補助最高不超過20萬元。

(二十三)優化電商發展服務環境。鼓勵和支持企業、協會、機構等開展電商展會、品牌宣傳、招商推介、人才培訓、創業大賽、網絡直播、高峰論壇、資源對接會等具有公益性質的活動。對經向商務部門報備,成效較好的活動給予每場不超過10萬元的獎勵(申報活動獎勵可累計,單個申報主體獎勵最高不超過30萬元)。

三、支持外資發展

(二十四)鼓勵支持引進外資企業。上一年度新引進(含增資)合同外資額500萬美元以上(含500萬美元)(房地產業、金融業及類金融業項目除外,下同)的外商直接投資項目,按實際到資額1%比例給予補助,最高獎勵100萬元。

(二十五)鼓勵存量企業到資。經省商務廳認定,對上一年度實際使用外資金額超過500萬美元(含500萬美元)的企業(含先進制造業產業轉移再投資項目),按實際到資額1%比例給予補助,最高獎勵100萬元,其中先進制造業產業轉移再投資項目最高獎勵50萬元。

(二十六)支持研發中心項目。對世界500強企業、全球行業龍頭企業在我市新設研發中心,按企業當年實際研發投入的5%給予獎勵,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外商投資研發機構,最高獎勵100萬元;非獨立法人的外商投資獨立研發部門或分支機構,最高獎勵50萬元。

(二十七)支持引進領軍企業及總部項目。當年新引進世界500強企業、全球行業龍頭企業外商直接投資項目,單個外資項目獎勵企業5萬元。對在宿州新設的外商投資跨國公司區域總部項目,每個總部項目獎勵100萬元。 

(二十八)支持新設外資重大項目。新設外商投資企業投資總額超過1億美元(含1億美元),按項目1個年度內實際到位外資金額1%的比例予以獎勵,最高獎勵200萬元。

四、支持外經發展

(二十九)支持開展對外投資合作。對企業在境外投資從事實體經濟活動,且當年實際投資單個境外企業100萬美元以上的項目,按實際投資額給予1%補助,單個境外企業不超過50萬元。

(三十)支持培育“走出去”主體。對已備案的對外投資企業和已登記的對外承包工程企業,首次發生實績且當年實際對外投資 50 萬美元以上或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 100 萬美元以上,給予一次性5萬元的補助。

(三十一)支持拓展對外承包工程市場。支持企業承攬境外工程,對企業直接與境外企業(機構)簽約合同額 1000 萬美元(設計咨詢、通訊信息科技和技術服務類項目合同額 50 萬美元)以上、且于當年度生效的項目,按合同額給予1‰(設計咨詢、通訊信息科技和技術服務類項目按合同額 1%)的項目咨詢、設計規劃等前期費用補貼,單個項目補助不超過 30 萬元(“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建營一體化的項目補助不超過 50 萬元)。

(三十二)支持開展交流合作。對企業參加境內外重要展會活動,給予展位費和人員費用50%的補助,單個企業補助不超過10萬元。對企業參加境外投資合作對接活動,最高給予對接費用(含客商邀請、場地、會場布置費、翻譯等費用)80%以及人員費用(指國家規定標準的食宿、公雜等費用,下同) 70%的補貼,對接費用每場不超過 10 萬元。對企業參加“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市場考察活動,給予往返機票費和人員費用50%的補助,單個企業補助不超過10萬元。

五、支持開發區轉型升級

(三十三)對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省級開發區給予一次性獎勵200萬元,對評為國家級、省級國際合作產業園的園區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100萬元、50萬元。

                《宿州市促進商務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扶持政策(征求意見稿)》起草說明

我局牽頭起草了《宿州市促進商務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扶持政策》(以下簡稱《扶持政策》),現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出臺背景和依據

商務工作是國內大循環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聯結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樞紐,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根據《商務部十四五商務發展規劃》、《中共宿州市委  宿州市人民政府關于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確?!笆奈濉遍_好局起好步的實施意見》(宿發〔2021〕9號)、《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加快發展流通促進商業消費若干措施的通知》(皖政辦〔2019〕33號)、《安徽省財政廳 安徽省商務廳關于印發<安徽省商貿流通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皖財企〔2020〕170號)、《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關于以中國(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為先導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改革開放新高地的意見》、《安徽省外資專項工作激勵資金使用管理的通知》(皖商資〔2019〕82號)、《安徽省商務廳 安徽省財政廳關于 2020年省級外經促進政策的通知》(皖商辦外經函〔2020〕88 號)精神,對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如何推動商務高質量發展提出了新要求和新部署,我市亟需出臺扶持政策予以細化配套,確保上級的決策落地見效。當前,我市商務領域仍然存在流通主體實力較弱、平臺載體傳統、流通體系不完善、高品質商品供給不足、對外開放水平不高、開發區示范引領作用不夠等突出問題,商務領域企業針對壯大市場份額、發展新業態、提升流通效率、供給質量和消費便利度、推進國際合作等方面提出了意見和建議,希望政府出臺延續相關扶持政策,進一步穩定提振市場信心,助推市場主體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下做大做強?!斗龀终摺吩谧⒅匕盐肇瀼刂醒?、省市決策部署和借鑒合肥、蕪湖、蚌埠、馬鞍山、安慶、阜陽、池州、淮北等兄弟地市的成熟經驗的同時,貼近本地市場需求,明確提出促進商務經濟發展的支持方向,確保政策可操作、能落地。

二、主要內容

《扶持政策》設立總資金3000萬元,從支持內貿發展、支持外資發展、支持外經發展、支持開發區轉型升級等4個方面提出14條具體支持舉措。支持措施盡可能明確具體支持標準。

第一部分,支持內貿發展,共7條。主要是從鼓勵流通主體做大做強、鼓勵商業企業模式創新、推動城鄉市場體系建設、支持商業服務質量提升、完善保供應急體系、全面打造消費載體、構建人才支撐體系等方面給予支持,促進消費創新流通升級。

第二部分,支持外資發展,共3條。主要從支持穩定利用外資規模、支持提升外資質量效益、支持提升投資促進活動成效等方面給予支持,促進外資發展提質增效。

第三部分,支持外經發展,共3條。主要從支持開展對外投資交流合作、支持拓展對外承包工程市場、支持培育“走出去”主體等方面給予支持,促進外經發展量質齊飛。

第四部分,支持開發區轉型升級,共1條。主要從對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省級開發區、對評為國家級、省級國際合作產業園的園區、申建安徽自貿試驗區聯動創新區給予獎勵,促進開發區轉型升級。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