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解讀】宿州市鞏固拓展醫療保障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方案

來源:宿州市醫療保障局 瀏覽量: 發表時間:2021-12-11 18:03 編輯:宿州信息公開081

一、起草背景和依據

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健全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的意見》精神,根據省醫保局、省財政廳、省衛健委、省民政廳、省鄉村振興局、國家稅務總局安徽省稅務局、中國銀保監會安徽監管局等七部門印發的《關于鞏固拓展醫療保障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方案》。

二、制定意義和總體考慮

調整現行健康脫貧綜合醫療保障政策,在堅持醫保制度普惠性保障功能的同時,增強對困難群眾基礎性、兜底性保障,逐步實現由集中資源支持脫貧攻堅向統籌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三重制度常態化保障平穩過渡。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全面推進,扎實推動共同富裕,不斷增強農村參保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研判和起草過程

根據國家、省文件要求,我市2021年底前需完成醫療保障待遇政策和信息系統的同步轉換工作。市醫保局組織業務骨干,對涉及政策調整較大的醫療救助資金情況進行測算分析,結合我市實際,起草了《宿州市鞏固拓展醫療保障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方案》,形成初稿后,征求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衛健委、市鄉村振興局、國家稅務總局宿州市稅務局、市銀保監會和各縣區醫療保障局兩輪意見,已按有關單位反饋的意見進行適當修改,按照發文程序經單位主要負責人同意后印發。

四、主要任務

(一)增強基本醫保保障功能?;踞t療保險全面實行公平普惠保障,執行全市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政策,享受統一的基本醫療保障。

(二)提高大病保險保障能力。持續鞏固完善城鄉居民大病保險保障政策,大病保險對特困人員、低保對象和返貧致貧人口實施傾斜支付,較普通參保居民起付線降低50%(為0.6萬元),報銷比例提高5個百分點(最低合規費用段支付比例65%)、全面取消封頂線。

(三)夯實醫療救助托底保障?!?51”“180”等特殊保障政策轉為通過醫療救助實行托底保障。特困人員、低保對象、返貧致貧人口、監測人口,在參保地定點醫療機構或按規定轉診異地就醫發生的合規醫療費用,經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等報銷后的個人自付部分按規定給予救助。特困人員不設起付線,救助比例90%,年度救助限額為5萬元;低保對象不設起付線,救助比例75%,年度救助限額為3萬元;返貧致貧人口起付線1500元,救助比例70%,監測人口起付線3000元,救助比例60%,年度救助限額均為3萬元。一個年度內,對規范轉診且在省域內就醫的救助對象,經三重制度綜合保障后政策范圍內個人負擔仍然較重的,可視醫療救助資金籌集情況給予傾斜救助:起付線1.5萬元,救助比例50%,門診慢特病和住院共用年度救助限額2萬元。

(四)建立防范化解因病致貧返貧長效機制。一個年度內家庭總收入減去個人自付醫療總費用后低于農村低收入家庭標準且符合低收入家庭財產核查條件的大病患者,按照戶申請、村評議、鄉鎮審核、縣級醫保與民政、鄉村振興等部門審批的程序,實行依申請救助。納入依申請救助范圍的人員在一個年度內,經基本醫保、大病保險等支付后,個人負擔的合規醫療費用超過2萬元以上部分視醫療救助資金籌集情況給予救助,救助比例50%,年度救助限額3萬元。

五、保障舉措

醫保部門統籌推進鞏固拓展醫療保障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制度、機制建設,抓好政策落實。民政部門做好特困人員、低保對象和其他農村低收入人口身份認定和信息共享。鄉村振興部門做好返貧致貧人口、脫貧不穩定人口等防止返貧監測對象的認定和信息共享。財政部門負責做好資金投入保障。衛生健康部門做好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建設和醫療機構行業管理,規范診療路徑和轉診,促進分級診療。稅務部門做好費款征收工作。銀保監部門規范商業健康保險發展。

六、解讀人及政策咨詢服務電話

解讀人:宿州市醫療保障局待遇保障科科員王特

咨詢電話:0557-3060358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