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支持工業互聯網發展若干政策和宿州市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的通知

來源:宿州市政府 瀏覽量: 發表時間:2021-12-02 10:19 編輯:市信息公開001

宿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支持工業互聯網發展若干政策和宿州市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的通知

 宿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支持工業互聯網發展若干政策和

宿州市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的通知

 宿政辦秘〔2021〕42號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支持工業互聯網發展若干政策》《宿州市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已經2021年11月16日市政府第66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2021年11月30日

 

 

支持工業互聯網發展若干政策

 

為深入實施工業強市發展戰略,加快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促進我市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制定以下政策。

一、支持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

推進跨行業跨領域綜合型、行業特色型、區域特色型、專業技術型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支持建設一批企業級工業互聯網平臺。對獲評的國家級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給予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的獎補;對行業、區域、專業型工業互聯網平臺,給予最高不超過500萬元的獎補,對企業級工業互聯網平臺,給予一次性獎補60萬元。(責任單位: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財政局)

支持中小企業在數字化改造、信息化建設和智能化生產的基礎上,將研發設計、生產制造、運營管理等核心業務上云,培育一批優秀平臺及云服務商。依據上云星級,給予深度上云企業不超過上云總投入的50%予以獎補,最高不超過30萬元;按照服務星級上云企業的數量,對優秀平臺及云服務商,給予最高不超過50萬元的獎補。(責任單位: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財政局)

二、支持企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

鼓勵企業實施設備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技術改造,按照項目設備購置額的8%給予獎補,最高100萬元。(責任單位: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財政局)

對通過國家數字化轉型新型能力體系評定、等級為L3(流程級)、L4(網絡級)、L5(生態級)的企業,分別給予25萬元、35萬元、50萬元的一次性獎補。(責任單位: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財政局)

支持企業開展智能化改造,加大智能制造裝備、先進信息技術、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在產品研發、生產控制、經營管理、物流營銷等各個環節的應用,建設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對企業新認定的省級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分別給予30萬元、15萬元一次性獎勵。(責任單位: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財政局)

三、支持工業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

支持以IPv6、工業PON、5G等技術,以及新型工業智能網關、智能邊緣計算設備等改造升級企業網絡,每年針對一批改造良好的企業,給予一次性獎補30萬元。(責任單位: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財政局)

對已建成的標識解析二級節點項目,按照不超過項目投資額30%的比例給予一次性獎補,最高300萬元。(責任單位: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數據資源局、市財政局)

面向我市特色產業,支持建設工業互聯網創新中心、體驗中心、應用推廣中心等服務載體,服務本地特色產業,按照不超過投資額20%的比例給予一次性獎補,最高300萬元。(責任單位: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財政局)

四、拓展工業互聯網場景應用

鼓勵工業互聯網服務商面向重點行業與典型場景打造和推廣整體解決方案和集成技術產品。每年認定一批工業互聯網動態場景。支持工業互聯網典型場景、優秀解決方案,給予一次性獎勵30萬元。(責任單位: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財政局)

五、支持工業互聯網安全體系建設

支持工業企業和平臺服務商開展工業互聯網網絡安全分類分級工作,按照不超過項目投資額50%的比例給予一次性獎補,最高20萬元。(責任單位: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數據資源局、市財政局)

六、支持工業互聯網人才培養

加快培育一批“高、精、尖”工業互聯網技術人才和科研團隊,在市級重點人才項目中加大對工業互聯網高層次人才的支持。(責任單位: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教育體育局、市財政局、市稅務局,各縣區人民政府、市管各園區管委會)

七、支持工業互聯網利用資本市場加快發展

鼓勵工業互聯網龍頭企業以市場化方式設立工業互聯網基金,市級現有股權投資基金通過參股、跟投等方式予以支持。鼓勵有條件的縣區、園區設立工業互聯網基金,重點投向工業互聯網示范項目、工業互聯網平臺、解決方案服務商等,促進資本、技術和項目在我市加快集聚。(責任單位: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財政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市工投集團,各縣區人民政府、市管各園區管委會)

市經濟和信息化局會同市財政局制定具體實施細則。本政策規定的條款與相關政策同類或者重復的,按照本政策實施。本政策自2021年開始執行,由市經濟和信息化局負責解釋。

 

 

 

宿州市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

(2021-2023年)

 

為支持傳統產業優化升級,推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深入實施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戰略,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行動計劃。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立足十大重點產業,加強網絡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拓展融合應用,逐步健全產業生態體系,深化企業上云上平臺,加快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升級改造步伐,推動工業化與信息化在更廣范圍、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實現融合發展,全力建設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高地,加快賦能制造強市,為打造“一城兩區三基地”、奮力沖刺全國百強市、全面建設現代化新宿州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二)發展目標。

到2023年,進一步完善新型基礎設施、培育出有較強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加速普及融合應用、逐步建立產業發展生態、進一步增強安全保障能力,賦能宿州經濟社會發展成效明顯。

——完善新型基礎設施。到2023年,建成5G基站4760個,優化提升全市重點工業企業的內外網絡基礎設施水平,形成一批可復制的企業內外網絡升級改造典型模式。建成1個標識解析二級節點,標識注冊量力爭突破500萬條,形成5個以上標識解析典型應用案例。

——培育平臺體系。重點引進1家國內領先的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培育2家行業型、專業型和區域型工業互聯網平臺,10家具有行業示范效應的企業級工業互聯網平臺,形成多層次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

——加速普及融合應用。到2023年,智能化制造、網絡化協同、個性化定制、服務化延伸、數字化管理等新模式、新業態廣泛普及,引導建設60個省級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打造20個“5G+工業互聯網”典型應用案例,推動規上工業企業全面開展以數字化為引領的技術改造。

——增強安全保障水平。初步建成宿州工業互聯網安全保障體系,推動全市5家企業實施工業互聯網網絡安全分類分級管理,工業互聯網信息安全態勢感知、應急處置、安全防護等能力顯著提高。

——賦能中小企業。聯合優質工業互聯網服務商賦能宿州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推進中小企業上云上平臺,深度上云企業達600家。面向全市規上企業高級管理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開展工業互聯網素質提升培訓。

——建立產業發展生態。積極引入和培育具有行業影響力的解決方案供應商和服務商。發揮行業協會作用,加強產學研用合作,增強工業互聯網專業服務能力。

二、重點任務

(一)網絡基礎提升行動。

1.推進工業互聯網外網建設。支持基礎電信企業加強寬帶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動IPv6(互聯網協議第6版)網絡改造。加快5G和千兆光網建設,實現5G和千兆光網全面覆蓋市、縣城區和有條件鄉鎮。大力推進數據中心和超算中心等基礎設施建設。(責任單位:市數據資源局,中國鐵塔宿州分公司、各基礎電信企業、中國廣電宿州市分公司,各縣區人民政府、市管各園區管委會)

2.推進企業內網改造升級。鼓勵企業與電信企業深度合作,利用5G、全光纖改造工業互聯網內網。支持企業建設基于5G、TSN(時間敏感網絡)、工業PON(無源光網絡)、窄帶物聯網(NB-IoT)、軟件定義網絡(SDN)等關鍵網絡技術的工業互聯網企業內網標桿網絡,加強生產各要素連接,實現生產設備廣泛互聯和數據流通。(責任單位: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數據資源局,各基礎電信企業、中國廣電宿州市分公司,各縣區人民政府、市管各園區管委會)

3.加快標識解析體系建設。引導市內行業龍頭企業、通信服務企業圍繞我市重點產業集群布局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爭取在綠色農產品加工、紡織服裝、綠色家居、生物醫藥、機械電子等支柱產業,逐步構建面向垂直行業的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加強標識解析技術創新,提升標識技術產業供給能力,推進標識解析服務在工業全業務、全流程、全產業鏈和產品全生命周期的創新應用,提升產品全生命周期追溯和質量管理水平。(責任單位:市經濟和信息化局)

4.推進工業大數據能力建設。建立健全工業大數據共享機制,整合企業、高校、云服務廠商等算力資源,為工業企業提供研發、云資源租賃等服務。依托高新區云計算數據中心,建立高新區大數據中心工業大數據平臺,面向政府提供工業經濟和產業運行監測指揮等服務,面向行業提供數據管理能力提升、工業資源共享、解決方案推廣等服務。(責任單位: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數據資源局,市高新區管委會)

(二)平臺體系賦能行動。

5.打造工業互聯網平臺。深化與國內領先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合作,加快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在我市落地。結合我市產業發展特點,打造基于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視覺檢測、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行業型、專業型互聯網平臺,重點建設碭山梨產業、綠色家居建材產業、服裝產業、制鞋產業、綠色食品產業工業互聯網平臺。鼓勵產業發展集聚程度高的園區建設區域特色工業互聯網平臺,加快平臺資源及區域服務能力整合優化,提升產業鏈和區域資源要素配置效率和產品創新力。鼓勵重點行業龍頭企業整合研發、設計、生產、銷售、物流、售后全環節信息化應用,實現工藝流程改造和要素優化配置,搭建一批具有行業影響力和區域競爭力的企業級工業互聯網平臺。(責任單位: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數據資源局,各縣區人民政府、市管各園區管委會)

6.推進中小企業上云上平臺。加強面向中小企業的上云培訓,鼓勵本地企業與低成本、效率高的工業互聯網平臺開展供需對接活動,提高企業管理者對上云的認識水平和應用能力,引導中小企業在研發設計、生產制造、運營管理、供應鏈協同等關鍵工序向云平臺遷移,優先培育、宣傳和推廣一批利用云計算、大數據等先進信息技術實現提質、降本、增效的典型案例,推動更多企業上云上平臺。(責任單位: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數據資源局,各縣區人民政府、市管各園區管委會)

7.加強企業數字化能力建設。引導企業對照國家數字化轉型新型能力體系標準、工業數據分類分級指南等開展對標、評估、診斷,強化數據管理水平。加快中小企業傳統制造裝備聯網、關鍵工序數控化等數字化改造,推廣應用先進智能裝備和系統,優化工藝流程與裝備技術,實現精益生產、敏捷制造、精細管理。力爭每年新增20家企業通過國家數字化轉型新型能力評估。(責任單位: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各縣區人民政府、市管各園區管委會)

(三)融合應用創新行動。

8.深化“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支持企業開展5G專網建設和應用創新,實現多個生產核心和外圍環節的優化提升或創新突破,建設5G全連接工廠。建成一批“5G+工業互聯網”典型應用場景,培育一批應用“5G+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的標桿企業。加快“5G+工業互聯網”典型應用的示范推廣,輻射到更多實體經濟行業和領域。(責任單位: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各縣區人民政府、市管各園區管委會)

9.加強新模式創新推廣。以開展設備智能控制、生產管理優化、產品質量檢測、柔性化生產、供應鏈協同、設備預測性維護、備件備品管理等應用切入點,鼓勵行業重點企業開展平臺化設計、智能化制造、網絡化協同、個性化定制、服務化延伸、數字化管理等新模式創新應用,形成一批可推廣可復制的典型模式和應用場景。(責任單位: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各縣區人民政府、市管各園區管委會)

10.加快一二三產業融通發展。加快推進工業互聯網向各行業、多領域拓展應用,提升農產品流通效率和安全保障水平,促進農村消費提質升級。支持有能力的農業裝備企業探索裝備制造、農業生產、農產品銷售全產業鏈一體化發展模式。支持服務業多業態融合發展,引導服務業企業基于工業互聯網的先進生產模式、資源組織方式,創新管理和服務能力,實現供應鏈、營銷鏈等一體化整合,促進先進的生產組織模式、資源分配方式和經營管理方式等廣泛應用,用數據驅動價值鏈轉型升級。(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商務局、市經濟和信息化局)

(四)技術能力提升行動。

11.強化關鍵技術創新。發揮省級云計算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在云計算、大數據、量子通信等方面的優勢,圍繞工業互聯網領域的關鍵共性技術,加快共性創新研發平臺建設,鼓勵企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聯合開展控制、傳感、工業控制通信模塊的集成創新,形成一系列具備聯網、計算和功能優化的智能網聯裝備,推動工業互聯網關鍵共性技術研究和產業化發展。(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經濟和信息化局)

12.加快培育一批高質量工業APP解決方案。鼓勵重點行業企業建設行業通用工業APP和企業專用工業APP。鼓勵工業互聯網云服務商面向重點行業與典型場景,打造和推廣整體解決方案和集成技術產品。鼓勵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提供商開發和推廣平臺化、組件化的工業互聯網行業系統解決方案。(責任單位:市經濟和信息化局)

(五)網絡安全構建行動。

13.構建工業互聯網安全管理體系。落實國家工業互聯網企業網絡分類分級管理、網絡安全等級保護等要求,深入開展宣標貫標、達標示范,完善網絡安全管理體系,強化企業安全主體責任,完善工業互聯網安全評估機制。聯動省級工業互聯網態勢感知平臺,提升企業工業互聯網安全監測和態勢感知能力。(責任單位:市數據資源局、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公安局)

14.提升網絡安全支撐和防護能力。組織開展工業互聯網平臺安全、工業控制系統安全、工業大數據安全等核心技術協同攻關,研發推廣攻擊防護、態勢感知、安全審計等一批關鍵設備和安全產品。支持企業強化自身防護,鼓勵支持企業建設安全態勢感知和綜合防護系統,提升網絡和數據安全技術能力。明確產品全生命周期各環節數據收集、傳輸、處理規則,加強數據在各環節的安全防護能力,健全數據流動管理機制,加強數據安全監督檢查。(責任單位:市數據資源局、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公安局)

(六)產業生態營造行動。

15.建設區域工業互聯網創新服務載體。引進國內知名工業互聯網服務商,聯合本市科研機構、大專院校和企業聯合共建工業互聯網創新中心、體驗中心、應用推廣中心,打造集成展示體驗、人才培訓、測試驗證、應用推廣、成果轉化、生態聚集等功能的創新載體,推動工業互聯網平臺的應用普及,完善我市工業互聯網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賦能制造業企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升級。(責任單位: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投資促進中心)

16.加快工業互聯網應用推廣。鼓勵龍頭企業自建或引入垂直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在公共服務領域、行業應用領域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應用標桿。加快提升產業園區新型基礎設施支撐能力和融合創新引領能力,做大做強主導產業鏈,完善配套支撐產業鏈,壯大產業供給能力。重點推動市高新區和市經開區,以先進制造業和醫藥化工產業集群為載體,加快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以及資本、技術、人才等資源要素聚集,加大應用推廣力度,創建“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先導區。(責任單位: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發展改革委,相關園區管委會)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堅持頂格傾聽、頂格協調、頂格推進,各級政府成立由主要領導任組長的推進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專項工作組,建立上下聯動、橫向協同的推進機制。加強對縣區、市管園區重點項目及推進工作的調度,定期召開專題會議通報工作進展情況,集中協調解決推進過程中存在的重大問題。研究設立工業互聯網發展指標,納入對各縣區政府和市管各園區管委會考核。(責任單位:市推進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專項工作組成員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市管各園區管委會)

(二)加大政策支持。

統籌制造強市、民營經濟等專項政策,加大對工業互聯網重大項目的扶持力度,擴大政策支持覆蓋面,形成支持工業互聯網發展的良好政策環境。積極拓寬企業工業互聯網建設融資渠道,大力引導金融機構、社會資本等支持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鼓勵各縣區、園區設立專項資金,重點向工業互聯網領域傾斜。(責任單位:市推進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專項工作組成員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市管各園區管委會)

(三)強化人才支持。

加強人才隊伍建設,重點培育工業互聯網產業領域專業型、復合型人才,支持高等院校、職業院校加強工業互聯網相關學科專業建設。大力開展“雙招雙引”工作,積極引進一批工業互聯網領域的高水平專家和高層次人才,建立工業互聯網智庫。加大企業經營管理及技術人員培訓力度,常態化舉辦多層次、多類別的工業互聯網專題培訓班,傳播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理念,開展業務知識培訓和政策解讀,不斷提高從業人員的知識水平和工作能力。(責任單位:市推進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專項工作組成員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市管各園區管委會)

 

附件:宿州市推進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專項工作組名單
附件

 

宿州市推進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專項工作組名單

 

組  長:王啟榮     市長

副 組長:祖鈞公    市委常委、副市長

成  員:吳緒峰    市政府秘書長

         朱良廷    市政府副秘書長

         朱大忠    市發展改革委主任

         甘大慶    市教育體育局局長

         李曉暉    市科技局局長

         王建明    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局長

         武  戈    市財政局局長

         劉  光    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局長

         鐘  斌    市自然資源局局長

         史敦文    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局長

         史  耘    市交通運輸局局長

         龐  壯    市農業農村局局長

         孫  洲    市水利局局長

         李云英    市商務局局長

         鄭  超    市衛生健康委主任

         尤計富    市應急局局長

         高  楊    市市場監管局局長

         馮國強    市統計局局長

         呂金波    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局長

         李  偉    市數據資源局局長

         鄧  儒    市投資促進中心主任

         宋  軍    市公安局副局長

         李玉清    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主持工作)

         張  超    人行宿州市中心支行行長

         龐  軍    宿州銀保監分局副局長(主持工作)

          高衛星    中國電信宿州分公司總經理

         束揚文    中國移動宿州分公司總經理

         羅賢武    中國聯通宿州市分公司總經理

         楊文龍    中國廣電宿州市分公司總經理

         胡震中    中國鐵塔宿州分公司總經理

         耿萬兵    市工投集團董事長

         甄樂明    市高新建投公司總經理

         柏東升    市大數據公司總經理

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王建明同志任辦公室主任。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